首页 >> 税种知识

起征点和免征额的变化会对财政收入产生什么影响

2025-05-21 税种知识 7579 作者:税百科一黄主编

image.png

起征点和免征额(免税额)作为税收制度中的重要调节工具,其调整会通过影响纳税人数量、计税依据及经济行为等路径,对财政收入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以下从两者的作用机制出发,结合具体影响进行分析:

  

  一、起征点调整对财政收入的影响

  

  1. 直接影响:纳税人数量与税基变化

  

  提高起征点:

  

  若起征点提高(如增值税起征点从月销售额 10 万元提高至 15 万元),部分原本需纳税的低收入群体或小微企业将退出征税范围,直接减少纳税人数量。同时,计税基数(应税销售额或收入)缩小,导致当期财政收入下降。例如,某地区原起征点为月销售额 10 万元,100 家小微企业中 50 家达标纳税;起征点提高至 15 万元后,仅 20 家达标,纳税户数减少 60%,税基相应缩减,财政收入短期会明显下降。

  

  降低起征点:

  

  更多纳税人被纳入征税范围,计税基数扩大,财政收入短期将增加。但需注意,若起征点过低,可能加重小微企业或个人负担,抑制经济活力,长期可能影响税基增长(如企业盈利下降、投资减少),反而制约财政收入可持续性。

  

  2. 间接影响:经济行为与税基的动态反馈

  

  提高起征点的正向效应:

  

  对小微企业或个人而言,税负减轻可释放资金用于扩大生产、消费或就业,刺激经济增长,长期可能培育更大税基。例如,个体工商户因起征点提高减少税收支出,可将资金用于采购设备或雇佣员工,企业规模扩大后未来可能重新进入征税范围,形成 “短期减收 — 长期增收” 的动态平衡。

  

  降低起征点的负面效应:

  

  若强制扩大征税范围,可能导致纳税人因税负过重减少经济活动(如个体户停业、企业缩减投资),甚至引发逃税、避税行为,反而导致实际税基萎缩,财政收入增长不可持续。

  

  二、免征额(免税额)调整对财政收入的影响

  

  1. 直接影响:计税依据的线性变化

  

  提高免征额:

  

  纳税人可从应税收入中扣除的额度增加,计税依据(如应纳税所得额)直接减少,财政收入按比例下降。例如,个人所得税免征额从每月 5000 元提高至 6000 元,月收入 8000 元的纳税人,应纳税所得额从 3000 元降至 2000 元,纳税额减少,整体财政收入中个人所得税部分将下降。

  

  降低免征额:

  

  计税依据扩大,纳税人税负增加,财政收入短期上升。但需考虑收入分配效应 —— 若降低民生相关的免征额(如子女教育、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可能抑制居民消费,间接影响消费环节税收(如增值税、消费税),对财政收入产生复合影响。

  

  2. 间接影响:收入分配与消费需求的调节

  

  提高免征额的再分配效应:

  

  高收入群体与低收入群体从免征额提高中获得的税收减免不同(如高收入者边际税率更高,减免绝对额更大),但若免征额调整向民生倾斜(如增加大病医疗扣除),可增强低收入群体消费能力,刺激内需,带动相关产业税收增长,部分抵消直接减收。

  

  降低免征额的经济抑制风险:

  

  若减少居民可支配收入,可能抑制消费和投资,尤其对依赖消费驱动的经济体系,可能导致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税种收入下降,财政收入整体增幅放缓。

  

  三、两者影响的对比与关键差异

  

  维度 起征点调整 免征额(免税额)调整

  

  影响范围 直接决定 “是否征税”,临界点附近变化剧烈 影响 “征税多少”,对所有纳税人按比例调节

  

  财政收入弹性 短期影响更显著(纳税人数量骤增 / 减) 影响相对平缓(计税依据线性变化)

  

  政策导向 侧重 “保基本”(如小微企业免税门槛) 侧重 “精准调节”(如个人所得税专项扣除)

  

  经济效应 对小微企业生存活力影响更直接 对居民可支配收入和消费的调节更精准

  

  四、实际案例:政策效果与财政影响

  

  中国个人所得税改革(2018 年):

  

  将免征额从每月 3500 元提高至 5000 元,并引入专项附加扣除(如子女教育、房贷利息等),直接减少工薪阶层纳税人数,2019 年个人所得税收入同比下降 25.1%,但居民消费支出增长带动增值税等税种收入上升,部分缓解财政压力。

  

  增值税起征点调整(针对小规模纳税人):

  

  2021 年将增值税起征点从月销售额 10 万元提高至 15 万元,约 1200 万户小规模纳税人受益,直接减收约 2000 亿元,但小微企业活力提升带动就业和消费,长期为财政收入奠定基础。

  

  五、总结:财政收入影响的核心逻辑

  

  短期看税基收缩与扩张:起征点和免征额提高会直接减少纳税人和计税依据,导致财政收入短期下降;反之则短期增加。

  

  长期看经济生态反馈:合理提高起征点或免征额,若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扩大税基,可在长期实现财政收入 “量减质增”;反之,若过度追求短期收入而降低标准,可能抑制经济活力,形成 “税基萎缩 — 收入下降” 的恶性循环。

  

  政策需兼顾公平与效率:调整起征点和免征额时,需结合财政承受能力、经济发展阶段及收入分配目标,避免因单纯追求财政收入而损害经济可持续性。


tags:

关于我们

【税百科】作为中国成立较早、内容较全的税务内容百科平台,为用户提供中央及地方税收法律法规、税务稽查案例、税务问答、涉税裁判文书与税务培训文件,每天更新大量税务资讯!

推荐阅读

小编推荐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