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税小知识
税收种类
增值税:对商品或服务在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征收的一种税。例如,一家服装生产企业购买布料花费 1000 元,加工成服装后以 2000 元卖出,增值额为 1000 元,就需要按规定税率对这 1000 元的增值部分缴纳增值税。
企业所得税:针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税。企业在一个纳税年度内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再按相应税率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对个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征收的税,包括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经营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等。不同的所得项目有不同的计税方法和税率。
税收优惠政策
小微企业税收优惠:对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 100 万元的部分,在现行优惠政策基础上,再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销售额未超过规定标准的,免征增值税。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再按照实际发生额的一定比例在税前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一定比例在税前摊销。这一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财务报表
资产负债表: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报表,展示了企业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情况。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是其基本等式。通过资产负债表,可以了解企业的资产结构、负债水平以及所有者权益的构成,评估企业的财务实力和偿债能力。
利润表: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报表,列示了企业的收入、成本、费用以及利润等项目。利润表可以帮助使用者了解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经营业绩,分析企业的收入增长情况、成本控制水平以及利润的构成。
现金流量表: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报表。它分为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三个部分,能够帮助投资者和债权人了解企业的现金来源和用途,评估企业的现金创造能力和资金流动性。
发票知识
发票类型:常见的发票有增值税专用发票和增值税普通发票。增值税专用发票可以作为购买方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的凭证,而普通发票一般不能用于抵扣(除特殊规定外)。
发票开具:销售商品、提供服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对外发生经营业务收取款项,收款方应当向付款方开具发票;特殊情况下,由付款方向收款方开具发票。开具发票应当按照规定的时限、顺序、栏目,全部联次一次性如实开具,并加盖发票专用章。
税务申报
申报期限:不同税种有不同的申报期限,一般来说,增值税、消费税等按月或按季申报,企业所得税按年计征,分月或者分季预缴。纳税人需要在规定的申报期限内,向税务机关报送纳税申报表、财务会计报表以及其他相关资料,进行纳税申报并缴纳税款。
申报方式:目前,税务申报可以通过网上申报、上门申报等方式进行。网上申报方便快捷,纳税人可以登录当地税务机关的电子税务局,按照系统提示进行申报操作;上门申报则是纳税人直接到税务机关办税服务厅,提交申报资料进行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