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税必备小知识
税收种类
增值税:是对商品生产、流通、劳务服务中多个环节的新增价值或商品的附加值征收的一种流转税。例如,一家服装制造企业,采购布料花费 1000 元,加工成服装后以 2000 元出售,增值的 1000 元就需要按规定税率缴纳增值税。
企业所得税:是对我国境内的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所得税。如企业年度利润为 100 万元,按 25% 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需缴纳 25 万元。
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本国公民、居住在本国境内的个人的所得和境外个人来源于本国的所得征收的一种所得税。包括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等多种应税项目。
发票知识
发票类型:常见的有增值税专用发票和增值税普通发票。专用发票可用于一般纳税人抵扣进项税额,普通发票一般不能抵扣。
发票开具:销售商品、提供服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对外发生经营业务收取款项,收款方应当向付款方开具发票;特殊情况下,由付款方向收款方开具发票。开具发票应当按照规定的时限、顺序、栏目,全部联次一次性如实开具,并加盖发票专用章。
发票认证:一般纳税人取得专用发票后,需在规定时间内进行认证,认证通过后才能抵扣进项税额。
会计核算基础
权责发生制:是指以取得款项的权利或支付款项的义务为标志来确定本期收入和费用的会计核算基础。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收付实现制:是以现金的实际收付为标志来确定本期收入和支出的会计核算基础。在这种基础下,凡在本期实际收到现金的收入,不论其应否归属于本期,均应作为本期的收入处理;凡在本期实际以现金付出的费用,不论其应否在本期收入中取得补偿,均应作为本期的费用处理。
财务报表
资产负债表: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主要包括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个要素。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是其基本等式。通过资产负债表,可以了解企业的资产构成、负债水平以及所有者权益情况。
利润表: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收入、费用和利润三个要素。利润 = 收入 - 费用是其基本等式。该表可以帮助了解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经营业绩。
现金流量表: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情况。它分为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三个部分,能帮助分析企业的现金来源和用途,以及企业的现金创造能力。
税收优惠政策
小微企业税收优惠:对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 100 万元的部分,在现行优惠政策基础上,再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销售额未超过规定标准的,免征增值税。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再按照实际发生额的一定比例在税前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一定比例在税前摊销。
税收减免:如对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的所得,免征或减征企业所得税;对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实行 “三免三减半” 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以上只是财税领域的一些基础知识,实际工作中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不断学习和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