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税种知识

从 “营改增” 到新个税:税收改革十年路

2025-03-20 税种知识 5599 作者:税百科一黄主编

从 “营改增” 到新个税:税收改革十年路

过去十年,我国税收领域经历了一系列意义深远的改革,“营改增” 和新个人所得税改革堪称其中的两大重要里程碑。这两项改革犹如两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税收改革的历史长河中,深刻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格局。

image.png

“营改增”:消除重复征税,激发市场活力

改革背景与初衷

在 2012 年以前,我国实行的是增值税和营业税并行的税制。营业税按照营业额全额征税,存在着严重的重复征税问题。例如,一家服务企业在采购原材料时,原材料供应商已缴纳增值税,但该服务企业在缴纳营业税时,无法抵扣这部分已缴税款,导致同一笔经济活动在不同环节被重复征税。这种税制不利于服务业等行业的专业化分工与发展,制约了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营改增” 改革应运而生,其核心目的是打通增值税抵扣链条,消除重复征税,减轻企业税负,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改革推进历程

2012 年 1 月 1 日,“营改增” 率先在上海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开展试点。此后,试点范围逐步扩大至北京、天津、江苏等多个地区。2013 年 8 月 1 日,“营改增” 在全国范围内推开,并将广播影视服务纳入试点范围。2014 年 1 月 1 日,铁路运输和邮政业纳入 “营改增” 试点,同年 6 月 1 日,电信业也被纳入其中。经过一系列的试点与扩围,2016 年 5 月 1 日,“营改增” 全面推开,将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等全部营业税纳税人纳入试点范围,至此,营业税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改革成效与影响

“营改增” 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从企业层面来看,据统计,“营改增” 全面推开后的第一年(2016 年 5 月 - 2017 年 4 月),所有试点行业累计减税 6800 亿元。企业税负明显减轻,特别是对于小规模纳税人,由于征收率大幅降低,减负效果更为突出。这使得企业有更多资金投入到技术创新、设备更新和市场拓展中。以一家建筑企业为例,“营改增” 前,企业承接一个 1000 万元的项目,需缴纳营业税 30 万元;“营改增” 后,假设该企业取得的进项税额为 50 万元,其实际缴纳增值税为(1000÷1.09×9% - 50)≈32.57 万元,看似增值税缴纳金额略有增加,但如果考虑到企业在采购环节取得的更多抵扣,如建筑材料采购等,整体税负是下降的。而且企业可以通过合理规划进项税额抵扣,进一步优化成本结构。
从产业发展角度看,“营改增” 促进了服务业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服务业企业能够为制造业提供更专业、更优质的服务,因为服务业企业在 “营改增” 后,其下游制造业企业可以抵扣服务费用中的进项税额,这使得制造业企业更愿意购买专业服务,推动了服务业的专业化发展,也提升了制造业的竞争力,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新个人所得税改革:调节收入分配,惠及民生

改革背景与目标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但收入分配差距问题也逐渐凸显。原有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在调节收入分配方面的作用有待加强,无法充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新个人所得税改革旨在进一步优化税制结构,强化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促进社会公平,同时减轻中低收入群体的税负,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拉动消费。

改革主要内容

2018 年 8 月 31 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标志着新个人所得税法正式出台。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提高基本减除费用标准,从每月 3500 元提高到每月 5000 元,这直接减少了中低收入群体的应纳税所得额。二是设立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 6 项专项附加扣除。这一举措充分考虑了纳税人的实际生活支出,使个税扣除更加个性化、人性化。例如,一位有子女教育和赡养老人支出的纳税人,每月可享受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 1000 元(假设子女处于义务教育阶段)和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 2000 元(假设纳税人是独生子女),如果其月工资收入为 10000 元,在扣除基本减除费用 5000 元以及专项附加扣除 3000 元后,应纳税所得额仅为 2000 元,大大降低了税负。三是优化调整税率结构,扩大 3%、10%、20% 三档低税率的级距,缩小 25% 税率的级距,保持 30%、35%、45% 三档较高税率级距不变。这使得中低收入群体适用的税率进一步降低,高收入群体的税负保持相对稳定,更好地发挥了个税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

改革成效与社会影响

新个人所得税改革实施后,广大纳税人切实享受到了改革红利。据国家税务总局统计,2019 年 1 - 12 月,个人所得税改革新增减税 4604 亿元,累计人均减税 1786 元。中低收入群体税负下降明显,增强了居民的消费能力。以消费市场为例,在一些中低端消费领域,如日常消费品、大众餐饮等行业,消费需求有所增长。因为中低收入群体边际消费倾向较高,减税增加的可支配收入促使他们更多地进行消费,对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作用。
同时,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实施,充分体现了国家对民生问题的关注。在子女教育方面,鼓励了家庭对教育的投入,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在大病医疗扣除方面,减轻了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缓解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压力;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扣除,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居民的住房支出压力,对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而且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弘扬了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体现了税收政策对家庭责任的支持与保障。
从 “营改增” 到新个人所得税改革,这十年的税收改革历程是我国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完善税收制度的生动实践。通过这一系列改革,税收制度更加公平、高效,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社会公平正义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未来税收制度的持续优化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未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税收改革仍将继续前行,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挥重要作用。


tags:

关于我们

【税百科】作为中国成立较早、内容较全的税务内容百科平台,为用户提供中央及地方税收法律法规、税务稽查案例、税务问答、涉税裁判文书与税务培训文件,每天更新大量税务资讯!

推荐阅读

小编推荐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