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百科
“税百科” 并不是一个特定的、有明确界定的概念,不过可以从税收的基本概念、历史发展、分类、作用等方面来进行广义上的 “税百科” 式介绍:
基本概念: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公共权力,按照法律所规定的标准和程序,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一种分配方式,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最主要的方式。具有强制性、固定性和无偿性的特征。
历史发展
中国:中国最早的赋税按照人头或户平均分摊,夏商周时期的赋税是我国税收的雏形,如夏朝将田赋称为贡,商代称助,西周称彻。春秋战国时期进入成熟阶段,鲁国的 “初税亩” 是我国税收成熟的标志。此后经历了秦汉租赋制、隋唐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唐后期两税法、宋代方田均税法、明代一条鞭法、清代摊丁入亩等。1949 年新中国成立后,税制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经历了多次重大改革,如 1994 年的分税制改革、2017 年以来以税收法定为标志的税制改革等。
西方:西方税收自 17 世纪资本主义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主张在财政上节约支出。之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开设了所得税,使间接税为主体的税制逐渐过渡到以直接税为主体。进入 21 世纪,西方国家的税收体系大致分为所得税类、商品税类和财产税类。
主要分类
按税负能否转嫁: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所得税和财产税一般为直接税,货物劳务税(流转税)为间接税。
按税收收入归属: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共享税。例如消费税等属于中央税,房产税等属于地方税,增值税等属于共享税。
按计税标准:分为从价税和从量税。从价税以征税对象价值为标准征税,从量税按征税对象的容积、重量等为标准征税。
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分为价内税与价外税。价内税税金是价格的组成部分,价外税税金不是价格的组成部分。
重要作用
筹集财政收入: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为国家各项职能的实现提供资金保障,如用于国防建设、公共设施建设、教育、医疗等领域。
调节经济:国家可以通过调整税收政策来调节经济运行,如在经济低迷时期,减免某些税种以刺激消费和投资;通过对不同产业设置不同的税率,引导资源向特定产业流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维护国家政权:税收是国家政权存在和运行的经济基础,强大的国家政权需要通过税收来保障其运转和维护社会秩序。
监督经济活动:通过税收征管,可以了解企业和个人的经济活动情况,对经济运行进行监督和管理,防止偷税漏税等违法行为,维护经济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