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他企业类型相比,个体工商户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优势和劣势分别是什么?
与其他企业类型相比,个体工商户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优势和劣势如下:
优势
税种及税率优惠
无企业所得税:个体工商户不缴纳企业所得税,只需缴纳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优惠力度大:2023 年 1 月 1 日至 2027 年 12 月 31 日,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 200 万元的部分,减半征收个人所得税。
增值税免征额度高:若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月销售额不超过 10 万元(含 10 万元)免征增值税。
“六税两费” 减半:可享受资源税等 “六税两费” 减半征收政策。
征收方式灵活
可选择查账征收:财务制度较为完善、能够提供准确完整纳税资料的个体工商户,可采用查账征收,按实际经营情况申报纳税。
可选择核定征收:生产经营规模较小、难以提供完整纳税资料的个体工商户,可采用核定征收,税务机关根据其经营情况核定应纳税额。
特定群体优惠多:已脱贫人群、持有相关就业创业证件人员从事个体经营,可从登记之月起,连续 3 年内,每户每年限额 24000 元,用于抵扣应缴纳的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
劣势
优惠覆盖范围和力度的局限
一般纳税人优惠少:一旦个体工商户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超过 500 万元,登记为一般纳税人后,通常不再享受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等优惠政策。
缺乏特定优惠:与有限公司相比,个体工商户没有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针对特定业务的优惠政策。
业务和发展限制导致优惠受限
经营行业受限:某些行业和领域不允许个体工商户进入,使其无法享受相关行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融资能力弱:难以获得足够资金扩大经营规模,即使有税收优惠,也可能因资金不足,无法充分利用优惠政策实现发展。
开票额度限制:享受免税等优惠政策时,开票额度往往受限,如一年销售额超过 120 万就不能享受双免。
税务合规风险高
会计核算能力不足:部分个体工商户业主缺乏专业财务知识,难以准确进行会计核算和税务申报,可能导致无法充分享受优惠或面临税务风险。
易引发税务关注:如果个体工商户经营数据出现异常,如销售额突然大幅波动等,可能更容易引起税务机关的关注和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