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税种知识

提供一些实际的案例或经验,展示如何通过优化收入结构来节税

2025-01-20 税种知识 5105 作者:税百科一黄主编

 以下为你提供一些通过优化收入结构来节税的实际案例或经验:

  image.png

  工资薪金与劳务报酬转化案例:

  

  背景:李老师是一名高校教师,除了在学校的本职工作外,还经常利用业余时间为其他企业提供培训服务并取得劳务报酬。李老师每月工资薪金收入为 15000 元(扣除五险一金后),一年中提供了 10 次培训服务,每次获得劳务报酬 3000 元。

  

  优化前税负:

  

  工资薪金方面,根据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李老师每月应纳税所得额 = 15000 - 5000(减除费用) = 10000 元,适用税率为 3%,速算扣除数为 0,每月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 = 10000×3% = 300 元,全年预扣预缴 = 300×12 = 3600 元。

  

  劳务报酬方面,每次劳务报酬应预扣预缴税额 =(3000 - 800)×20% = 440 元,一年 10 次共预扣预缴税额 = 440×10 = 4400 元。

  

  全年合计纳税 = 3600 + 4400 = 8000 元。

  

  优化方案:李老师与提供培训服务的企业协商,将劳务关系转化为雇佣关系,使这部分收入并入工资薪金。假设转化后李老师每月工资变为 15000 + 3000×10÷12 = 17500 元。

  

  优化后税负:每月应纳税所得额 = 17500 - 5000 = 12500 元,适用税率为 3%,速算扣除数为 0,每月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 = 12500×3% = 375 元,全年预扣预缴 = 375×12 = 4500 元。相比优化前节税 8000 - 4500 = 3500 元。

  

  利用税收递延政策案例:

  

  背景:张先生在一家大型企业工作,年收入为 30 万元(扣除五险一金后)。他了解到企业所在地区有企业年金的税收递延政策。

  

  优化方案:张先生决定按照政策规定,每月缴纳企业年金 1000 元(在政策允许的扣除标准内)。

  

  节税效果:在缴纳企业年金时,这 1000 元无需缴纳个人所得税,直接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原本张先生每月应纳税所得额 = 300000÷12 - 5000 = 20000 元,适用税率为 3%,速算扣除数为 0,每月应纳税 = 20000×3% = 600 元。缴纳企业年金后,每月应纳税所得额变为 20000 - 1000 = 19000 元,每月应纳税 = 19000×3% = 570 元,每月节税 30 元,一年节税 30×12 = 360 元。而且这部分企业年金在退休领取时才缴纳个人所得税,实现了税收递延,在当前减轻了税收负担。

  

  兼职收入多元化案例:

  

  背景:王女士是一名自由职业者,主要收入来源是为不同客户提供设计服务,以劳务报酬形式获取收入。她每月劳务报酬收入约 12000 元。

  

  优化前税负:每月劳务报酬应预扣预缴税额 =(12000 - 12000×20%)×20% = 1920 元,全年预扣预缴税额 = 1920×12 = 23040 元。

  

  优化方案:王女士决定将部分设计业务以工作室(个人独资企业或个体工商户形式)的形式开展,同时保留一部分个人劳务报酬业务。假设她将每月 6000 元的业务通过工作室承接,工作室采用核定征收方式(当地核定应税所得率为 10%),另外 6000 元仍以个人劳务报酬形式获取。

  

  优化后税负:

  

  工作室部分,每月应纳税所得额 = 6000×10% = 600 元,按照经营所得税率表,适用税率为 5%,每月应纳税 = 600×5% = 30 元,全年纳税 = 30×12 = 360 元。

  

  劳务报酬部分,每月应预扣预缴税额 =(6000 - 6000×20%)×20% = 960 元,全年预扣预缴税额 = 960×12 = 11520 元。

  

  全年合计纳税 = 360 + 11520 = 11880 元。相比优化前节税 23040 - 11880 = 11160 元 。

  

  这些案例展示了不同情况下通过优化收入结构实现节税的方法,但在实际操作中,需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确保合理合法,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规划。同时,税收政策可能会有所变化,应及时关注并调整策略。


tags:

关于我们

【税百科】作为中国成立较早、内容较全的税务内容百科平台,为用户提供中央及地方税收法律法规、税务稽查案例、税务问答、涉税裁判文书与税务培训文件,每天更新大量税务资讯!

推荐阅读

小编推荐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