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征管的主要手段有哪些?
税收征管的主要手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税务登记
税务登记是税收征管的基础手段。
1. 设立税务登记: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在成立时,需要向税务机关申报基本信息,办理税务登记手续。通过税务登记,税务机关可以掌握纳税人的数量、经营范围、经营地址等情况,为后续的征管工作提供依据。
2. 变更登记:当纳税人的登记信息发生变化时,如企业名称、法定代表人、经营范围等,必须及时向税务机关办理变更登记,确保税务机关掌握的信息准确、完整。
3. 注销登记:纳税人在停止经营活动或解散、破产等情况下,要办理注销登记,结清应纳税款、滞纳金和罚款等。
二、纳税申报
纳税申报是纳税人按照税法规定,定期向税务机关报送纳税申报表及相关财务资料的行为。
1. 自行申报:纳税人根据自身的经营情况和税法规定,计算应纳税额,并在规定的期限内向税务机关申报纳税。自行申报要求纳税人具备一定的税法知识和财务核算能力。
2. 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申报:对于一些特定的税种,如个人所得税、消费税等,由支付所得的单位或个人(扣缴义务人)代扣代缴税款,或者由受托加工、销售应税消费品的单位代收代缴消费税。扣缴义务人在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后,要向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三、税款征收
税款征收是税收征管的核心环节。
1. 查账征收:税务机关依据纳税人的财务会计账簿、凭证等资料,核实其应纳税额,并进行征收。这种方式适用于财务制度健全、会计核算准确的纳税人。
2. 核定征收:对于一些财务制度不健全、会计核算不准确或者无法提供准确纳税资料的纳税人,税务机关可以根据其经营情况、行业特点等因素,核定其应纳税额进行征收。核定征收的方法包括定额征收、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等。
3. 委托代征:税务机关可以委托有关单位和个人代征税款,如委托交通运输部门代征车船税、委托房地产管理部门代征契税等。委托代征可以充分利用受托单位的管理优势,提高税收征管效率。
四、税务检查
税务检查是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的纳税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的手段。
1. 日常检查: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的纳税申报、发票使用、财务核算等情况进行日常性的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纳税人的违规行为。
2. 专项检查:针对特定行业、特定税种或特定问题,税务机关组织开展专项检查。例如,对房地产行业的税收专项检查、对增值税发票的专项整治等。
3. 税务稽查:税务稽查是一种较为严格的检查方式,通常由专门的稽查部门负责。税务稽查人员对纳税人的纳税情况进行全面、深入的检查,包括查阅账簿、凭证、询问当事人、实地调查等,对发现的税收违法行为依法进行处理。
五、税收信息化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税收征管的效率和水平。
1. 电子税务局:纳税人可以通过电子税务局进行网上申报纳税、查询税收政策、办理税务登记等业务,实现了办税的便捷化、高效化。
2. 大数据分析:税务机关利用大数据技术,对纳税人的申报数据、财务数据、发票数据等进行分析,发现税收风险点,提高税收征管的精准性。
3. 税收风险管理系统:建立税收风险管理系统,对纳税人进行风险评估和分类管理,对高风险纳税人进行重点监控和检查,降低税收风险。
六、税收法律责任
对违反税收法律法规的行为,依法追究法律责任,以维护税收征管秩序。
1. 行政处罚:对纳税人的税收违法行为,税务机关可以依法给予罚款、没收违法所得、停止出口退税权等行政处罚。
2. 加收滞纳金:纳税人未按照规定期限缴纳税款的,税务机关可以从滞纳税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税款万分之五的滞纳金。
3. 追究刑事责任:对于情节严重的税收违法行为,如偷税、抗税、骗税等,依法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