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税种知识

小型微利企业的认定标准和个体工商户的认定标准有何不同?

2024-09-10 税种知识 6346 作者:税百科一黄主编

小型微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认定标准有以下不同: - 小型微利企业认定标准**:    - 行业限制: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    - 应纳税所得额: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万元。    - 从业人数:从业人数不超过300人。从业人数包括与企业建立劳动关系的职工人数和企业接受的劳务派遣用工人数。按全年季度平均值确定,季度平均值=(季初值+季末值)÷2,全年季度平均值=全年各季度平均值之和÷4。年度中间开业或者终止经营活动的,以其实际经营期作为一个纳税年度确定上述相关指标。    - 资产总额:资产总额不超过5000万元。资产总额的计算按全年季度平均值确定,季度平均值=(季初值+季末值)÷2,全年季度平均值=全年各季度平均值之和÷4。 - 个体工商户认定标准**:    - 经营主体:个体工商户是指公民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依法经核准登记,从事工商业经营的家庭或户。自然人或以个人为单位,或以家庭为单位从事工商业经营,均为个体工商户。    - 登记要求:自然人从事个体工商业经营必须依法核准登记。个体工商户的登记机关是县以上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个体工商户经核准登记,取得营业执照后,才可以开始经营。个体工商户转业、合并、变更登记事项或歇业,也应办理登记手续。    - 经营限制:个体工商户只能经营法律、政策允许个体经营的行业。 总体而言,小型微利企业的认定主要基于企业的经营规模和应纳税所得额等财务指标,同时考虑行业限制;而个体工商户的认定侧重于经营主体的性质、登记程序以及经营行业的合法性等方面。

tags:

关于我们

【税百科】作为中国成立较早、内容较全的税务内容百科平台,为用户提供中央及地方税收法律法规、税务稽查案例、税务问答、涉税裁判文书与税务培训文件,每天更新大量税务资讯!

推荐阅读

小编推荐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