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税收法规 >> 社保费

五险一金

2024-09-19 社保费 6692 作者:税百科一黄主编

“五险一金”是指用人单位给予劳动者的几种保障性待遇的合称,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

image.png养老保险 - 定义:养老保险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 缴费方式: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共同缴纳。一般来说,企业缴纳的比例为职工工资总额的 16%左右(各地可能略有不同),个人缴纳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的8%。例如,某职工月工资为5000元,那么他每月个人需缴纳养老保险费5000×8% = 400元,单位需缴纳5000×16% = 800元。 - 享受待遇条件: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一般为男性60周岁,女性干部55周岁,女性工人50周岁),并且累计缴费年限满15年。 - 待遇内容:主要是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基础养老金与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缴费年限等因素有关;个人账户养老金等于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系数。 医疗保险 - 定义:医疗保险是为补偿劳动者因疾病风险造成的经济损失而建立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 - 缴费方式:同样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共同缴纳。单位缴费比例一般为职工工资总额的6% - 10%左右,个人缴费比例通常为本人工资的2%。比如某职工月工资5000元,单位可能缴纳5000×8% = 400元(假设单位缴费比例为8%),个人缴纳5000×2% = 100元。 - 享受待遇条件: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后,从参保缴费的次月起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 待遇内容:    - 门诊报销:参保人员在定点医疗机构看门诊所发生的符合规定的医疗费用,可以按一定比例报销。例如,在一级医院门诊看病,报销比例可能较高,如70%左右;在三级医院门诊报销比例可能相对较低。    - 住院报销:参保人员因病住院治疗所产生的医疗费用,在起付线以上、报销限额以内的部分按规定报销。起付线和报销比例各地规定不同。如在某地区,住院起付线为500元,在二级医院住院报销比例为80%,那么住院花费3000元,可报销(3000 - 500)×80% = 2000元。    -大病保险:对参保人员发生的高额医疗费用,在基本医疗保险报销后,个人负担的合规医疗费用超过一定额度(如1万元)的部分,再按一定比例进行报销。 失业保险 - 定义:失业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行的,由社会集中建立基金,对因失业而暂时中断生活来源的劳动者提供物质帮助的制度。 -缴费方式:用人单位和职工按照国家规定共同缴纳失业保险费。单位缴费比例一般为工资总额的2%左右,个人缴费比例为本人工资的1%。例如,职工月工资5000元,单位缴纳5000×2% = 100元,个人缴纳5000×1% = 50元。 - 享受待遇条件:    - 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已经缴纳失业保险费满一年。    - 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如被用人单位辞退、劳动合同期满终止等。    - 已经进行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 - 待遇内容:    - 失业保险金:失业人员失业后可以领取失业保险金,领取期限与缴费年限挂钩。例如,累计缴费满1年不足5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12个月;累计缴费满5年不足10年的,领取期限最长为18个月等。失业保险金的标准一般不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不高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 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由失业保险基金支付基本医疗保险费。 工伤保险 - 定义:工伤保险是指劳动者在工作中或在规定的特殊情况下,遭受意外伤害或患职业病导致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死亡时,劳动者或其家属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 缴费方式:由用人单位缴纳,职工个人不缴纳工伤保险费。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的比例根据行业风险程度确定,风险高的行业缴费比例相对较高,一般在0.2% - 2%左右。例如,某建筑企业属于高风险行业,根据其行业费率,每月按职工工资总额的1.5%缴纳工伤保险费。 - 享受待遇条件:职工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且经工伤认定。 - 待遇    -医疗费用: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 伤残津贴: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不同伤残等级的,按照规定享受伤残津贴。如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5%等。    -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根据伤残等级,一次性支付给工伤职工一定数额的补助金。例如,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的本人工资等。    - 工亡待遇: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可以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生育保险 - 定义:生育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在怀孕和分娩的妇女劳动者暂时中断劳动时,由国家和社会提供医疗服务、生育津贴和产假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 缴费方式:由用人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缴纳生育保险费,职工个人不缴纳。单位缴费比例一般为职工工资总额的0.5% - 1%左右。 - 享受待遇条件:    - 用人单位已为职工缴纳生育保险费。    - 符合国家和地方计划生育政策规定。    - 女职工生育或流产。 -待遇内容:    - 生育津贴:女职工生育享受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例如,某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为6000元,女职工产假为128天,那么她可领取的生育津贴为6000÷30×128 = 25600元。    -生育医疗费用:包括女职工生育的检查费、接生费、手术费、住院费和药费等符合规定的费用,从生育保险基金支付。 住房公积金 - 定义:住房公积金是指国家机关、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及其他城镇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在职职工缴存的长期住房储金。 - 缴费方式: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共同缴纳。职工和单位住房公积金的缴存比例均不得低于职工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的5%,最高不得超过12%。例如,职工月平均工资为5000元,缴存比例为10%,那么职工每月个人缴存5000×10% = 500元,单位也缴存500元,该职工每月住房公积金账户增加1000元。 - 待遇内容:    - 住房贷款:缴存职工在购买自住住房时,可以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住房公积金贷款的利率相对较低,如5年期以上公积金贷款利率为3.25%左右,而商业贷款利率通常较高。例如,贷款50万元、期限30年,公积金贷款和商业贷款相比,每月还款额可减少几百元,总利息支出可节省数万元甚至更多。    - 提取使用:职工在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偿还购房贷款本息、租房等情况下,可以提取住房公积金账户内的存储余额。

tags:

关于我们

【税百科】作为中国成立较早、内容较全的税务内容百科平台,为用户提供中央及地方税收法律法规、税务稽查案例、税务问答、涉税裁判文书与税务培训文件,每天更新大量税务资讯!

推荐阅读

小编推荐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