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税种知识

合理税务筹划

2024-09-11 税种知识 9845 作者:税百科一黄主编

税务筹划是指在合法的前提下,通过对企业或个人的经营、投资、理财等活动进行事先规划和安排,以达到降低税负、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以下是税务筹划的一些常见方法和要点: **一、利用税收优惠政策** 1. **行业优惠政策**    - **高新技术企业**:国家对高新技术企业给予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如企业所得税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若符合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如在研发投入、核心知识产权、科技人员占比等方面达到规定标准,就可以申请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享受该优惠税率。例如,某高新技术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为1000万元,按正常25%税率需缴纳企业所得税250万元,而享受15%的优惠税率后只需缴纳150万元,节税100万元。    - **软件企业**:软件企业销售其自行开发生产的软件产品,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实行即征即退政策。例如,某软件企业销售软件产品取得收入1000万元,其增值税销项税额为130万元,假设可抵扣进项税额为30万元,那么应纳增值税为100万元,超过3%税负(即30万元)的部分70万元可享受即征即退政策,大大降低了企业的增值税负担。    - **农业相关行业**:从事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等农业相关行业的企业,也有相应的税收优惠。如农业生产者销售的自产农产品免征增值税;对从事农产品初加工的企业免征企业所得税等。 2. **地区优惠政策**    - **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这些地区通常会有特殊的税收优惠政策。例如在深圳经济特区设立的企业,可能在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方面享受一定的减免或优惠税率。以企业所得税为例,在特定时期,深圳经济特区内的部分企业可能享受15%的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    - **西部地区**:国家对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企业给予企业所得税优惠,自2021年1月1日至2030年12月31日,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符合条件的企业可以通过在西部地区投资设厂、开展业务等方式享受该优惠政策。 3. **特定业务优惠政策**    -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自2023年1月1日起,再按照实际发生额的100%在税前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自2023年1月1日起,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200%在税前摊销。例如,某企业当年研发费用为100万元,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可以扣除200万元,这大大降低了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从而减少企业所得税的缴纳。    - **节能环保项目**:企业从事符合条件的节能环保项目,如公共污水处理、公共垃圾处理、沼气综合开发利用等项目的所得,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四年至第六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二、合理选择企业组织形式** 1. **公司制与合伙制的选择**    - **公司制企业**:公司制企业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在税收方面,公司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股东在取得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时还需缴纳个人所得税,存在双重征税问题。例如,某公司实现利润100万元,先缴纳企业所得税25万元(假设税率为25%),剩余75万元分配给股东,股东再按股息红利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税负相对较重。    - **合伙制企业**:合伙制企业不具有法人地位,合伙人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在税收上,合伙制企业本身不缴纳企业所得税,而是将合伙企业的利润分配给合伙人,合伙人按照各自的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避免了双重征税。例如,某合伙企业实现利润100万元,直接将利润分配给合伙人,合伙人按各自的适用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 2. **子公司与分公司的选择**    - **子公司**:子公司是独立的法人实体,具有独立的纳税主体资格。子公司在税收上可以独立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独立核算应纳税所得额等。例如,某企业在外地设立子公司,如果子公司符合当地的小型微利企业条件,可以享受小型微利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 **分公司**:分公司不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其企业所得税需与总公司汇总缴纳。在分公司盈利的情况下,如果总公司亏损,分公司的盈利可以与总公司的亏损相抵,从而降低整体税负。例如,总公司亏损50万元,分公司盈利80万元,汇总后只需对30万元的利润缴纳企业所得税。 **三、合理规划企业的经营活动** 1. **收入的筹划**    - **收入确认时间的调整**:企业可以根据税法规定,合理调整收入确认时间,以达到延迟纳税的目的。例如,对于采用分期收款方式销售货物的企业,按照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企业可以通过合理约定收款日期,将收入确认时间推迟到下一个纳税年度,从而延迟缴纳企业所得税。    - **收入形式的转换**:将实物或劳务等非货币性收入转化为货币性收入,或者将一次性收入转化为分期收入等。例如,某企业为客户提供一项服务,原本可以一次性收取100万元服务费,如果将其改为按年收取,每年收取20万元,分5年收取完毕。这样可以将应纳税所得额分散到不同的纳税年度,降低每个纳税年度的税负。 2. **成本费用的筹划**    - **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存货计价方法有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等。不同的计价方法会影响存货成本的核算,进而影响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在物价上涨时期,采用加权平均法可以使存货成本相对较为平均,避免因采用先进先出法导致前期成本较低、后期成本较高而多缴纳企业所得税的情况。    -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包括直线法、加速折旧法等。加速折旧法可以在固定资产使用的前期多计提折旧,减少应纳税所得额,相当于企业获得了一笔无息贷款。例如,企业新购置一台价值100万元的设备,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无残值。如果采用直线法折旧,每年折旧20万元;如果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等加速折旧法,第一年折旧40万元,前期折旧多,减少了前期的应纳税所得额。    - **费用列支的筹划**:企业应尽量将费用在税前足额列支,避免不必要的纳税调整。例如,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超过部分,准予结转以后三年内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利润情况,合理安排捐赠支出的金额和时间,确保在扣除限额内列支。 **四、合理进行投资和资产重组** 1. **投资领域的选择**    - **选择国家鼓励的投资领域**:国家对不同的投资领域有不同的税收政策导向。例如,投资于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方向,而且可以享受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如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企业投资生产新能源汽车,可能在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方面享受优惠政策。    - **避免高税负的投资领域**:有些投资领域可能税负较高,企业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应充分考虑税收因素。例如,某些传统的高污染、高耗能行业,不仅面临较高的税收负担,而且在环保政策等方面也受到诸多限制。 2. **资产重组的筹划**    - **企业合并**:在企业合并过程中,如果符合特殊性税务处理条件,可以享受递延纳税的优惠政策。例如,A企业吸收合并B企业,B企业的资产和负债全部转移到A企业,若符合规定条件,B企业的股东暂不确认所得或损失,其取得A企业股权的计税基础以其所持B企业股权的计税基础确定,A企业接受B企业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以B企业的原有计税基础确定,从而实现递延纳税。    - **企业分立**:企业分立也可以通过合理筹划达到降低税负的目的。例如,某企业将部分业务分立成新的企业,如果分立后的企业符合小型微利企业等税收优惠条件,可以享受相应的优惠政策,降低整体税负。

tags:

关于我们

【税百科】作为中国成立较早、内容较全的税务内容百科平台,为用户提供中央及地方税收法律法规、税务稽查案例、税务问答、涉税裁判文书与税务培训文件,每天更新大量税务资讯!

推荐阅读

小编推荐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