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税种知识

增值税的筹划技巧

2024-09-11 税种知识 7339 作者:税百科一黄主编
以下是一些增值税的筹划技巧:

纳税人身份选择方面

  • 小规模与一般纳税人的转换

    • 如果企业的年销售额接近小规模纳税人与一般纳税人的界限,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规划。当预计可抵扣的进项税额较少时,保持小规模纳税人身份可能税负更低。例如,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为 3%,若企业作为一般纳税人税率为 13%,在进项税额有限的情况下,小规模纳税人缴纳的增值税相对较少。

    • 企业可以通过合理控制业务规模、分拆业务等方式来选择更有利的纳税人身份。比如一家大企业,其部分业务可以分拆成独立的小规模纳税人主体来运营相关业务。


业务分拆与合并方面

  • 混合销售与兼营业务

    • 对于混合销售行为,如果企业同时涉及货物销售和服务提供,且货物销售的税率与服务税率不同时,可以考虑将业务分拆。例如,一家企业销售设备并提供安装服务,原本统一按销售货物 13% 税率计税。若将安装服务单独成立公司,则设备销售按 13% 税率,安装服务可按 9% 税率计税,降低整体税负。

    • 兼营不同税率的业务时,务必分别核算销售额。若未分别核算,则从高适用税率。比如,企业既销售免税货物又销售应税货物,必须分开核算,否则应税货物也可能被视为按免税货物的规定征税,导致税负增加。


利用税收优惠政策方面

  • 免税项目与应税项目的合理安排

    • 充分利用增值税免税政策。例如,农业生产者销售的自产农产品免征增值税。如果企业涉及农产品相关业务,可以通过调整业务模式,尽可能将农产品的生产环节纳入免税范围。

    • 对于兼营免税、减税项目的纳税人,应准确划分免税、减税项目的销售额;未划分的,不得免税、减税。如一家企业同时经营图书销售(免税)和文具销售(应税),要清晰核算各自销售额,确保免税政策落实到位。

  • 即征即退与先征后退政策利用

    • 软件企业销售其自行开发生产的软件产品,按 13% 税率征收增值税后,对其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 3% 的部分实行即征即退政策。符合条件的企业应积极申请享受此类政策,及时办理退税手续,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 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等符合条件的行业也可享受增值税先征后退等优惠政策,企业要按照相关规定准备资料,申请退税。


销售方式方面

  • 折扣销售、销售折扣与销售折让

    • 折扣销售(商业折扣):如果销售额和折扣额在同一张发票上分别注明的,可按折扣后的销售额征收增值税。例如,商品原价 1000 元,给予 8 折优惠,在发票上注明后,按 800 元计算增值税。

    • 销售折扣(现金折扣):是为了鼓励购货方及早付款而给予的折扣,此折扣额不得从销售额中减除。所以企业在设置销售折扣政策时,要考虑这一因素对增值税的影响。

    • 销售折让:因商品质量等原因给予购货方的价格折让,可按折让后的销售额计税。但需要购货方提供相关的折让证明,企业据此开具红字发票进行冲减。

  • 以旧换新与还本销售

    • 以旧换新:除金银首饰外,采取以旧换新方式销售货物的,应按新货物的同期销售价格确定销售额,不得扣减旧货物的收购价格。在筹划时,对于非金银首饰的以旧换新业务,可以考虑将旧货物的收购和新货物的销售分开核算,避免增加增值税税负。

    • 还本销售:还本销售方式下,销售额就是货物的销售价格,不得从销售额中减除还本支出。企业在选择销售方式时,如果预计还本支出较大,要综合考虑增值税和其他成本因素,判断是否采用还本销售方式。


采购环节方面

  • 供应商选择

    • 一般纳税人企业在采购时,应尽量选择能够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供应商,这样可以抵扣进项税额。例如,同样采购一批货物,从一般纳税人供应商处采购可获得 13% 税率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从小规模纳税人供应商处采购可能只能获得 3% 税率的发票或者无法取得专用发票,这会影响进项税额的抵扣。

    • 当小规模纳税人供应商提供的价格有较大优势时,企业需要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假设从一般纳税人处采购货物价格为 113 元(含税,税率 13%),可抵扣进项税额 13 元,成本为 100 元;从小规模纳税人处采购价格为 90 元(含税,税率 3%),可抵扣进项税额 2.62 元,成本为 87.38 元。在这种情况下,选择小规模纳税人供应商更有利。

  • 采购时间安排

    • 合理规划采购时间,尤其是在税率变动期间。例如,在增值税税率从 16% 降至 13% 的政策过渡阶段,如果预计在税率调整后才需要使用相关物资,可以推迟采购时间,以享受较低税率带来的进项税额减少的好处。

    • 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计划和销售预测,提前或推迟采购,平衡各期的进项税额,避免出现某一期间进项税额过大无法抵扣完,而其他期间进项税额不足导致税负增加的情况。


tags:

关于我们

【税百科】作为中国成立较早、内容较全的税务内容百科平台,为用户提供中央及地方税收法律法规、税务稽查案例、税务问答、涉税裁判文书与税务培训文件,每天更新大量税务资讯!

推荐阅读

小编推荐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