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对小微企业的发展具有多方面的促进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减轻资金压力:
降低税负成本:小微企业通常资金实力较弱,利润空间相对有限。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直接减少了企业应缴纳的税款,增加了企业的可支配资金。例如,按照现行政策,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 100 万元的部分,减按 25% 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 20% 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 100 万元但不超过 300 万元的部分,减按 25% 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 20% 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这使得小微企业能够将更多的资金用于生产经营的周转、原材料的采购、设备的更新等,缓解了资金紧张的状况。
增加资金积累:税负的减轻有助于小微企业增加利润留存,从而逐步积累资金。资金的积累是企业扩大生产规模、进行技术升级、拓展市场等发展活动的基础,能够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鼓励创新发展:
支持研发投入: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但研发活动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可以降低企业的创新成本,激励小微企业加大对研发的投入。例如,一些地区对于小微企业的研发费用给予加计扣除的优惠政策,即企业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加倍扣除,这使得企业在研发方面的投入能够得到更多的税收减免,鼓励企业积极开展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管理创新34。
吸引创新人才:企业的创新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所得税优惠政策带来的资金优势,使小微企业能够提供更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和发展机会,吸引优秀的创新人才加入企业,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促进就业增长:
稳定现有岗位:小微企业是吸纳就业的重要力量,税收优惠政策减轻了企业的负担,使企业能够在市场竞争中更好地生存和发展,从而稳定企业现有的就业岗位。尤其在经济形势不稳定或面临市场压力时,税收优惠能够帮助小微企业避免因成本过高而裁员,保障员工的就业权益。
创造新增岗位:随着小微企业的发展壮大,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也会增加。通过所得税优惠政策降低企业成本、增加企业利润,能够刺激小微企业扩大生产经营规模,进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对于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具有重要意义4。
提升竞争能力:
优化资源配置:税收优惠政策使小微企业有更多的资金用于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改善产品质量等方面。企业可以购置更先进的设备、采用更高效的生产技术,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企业也能够有更多的资源投入到市场营销、品牌建设等方面,提升企业的市场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
推动产业升级:在税收优惠政策的支持下,小微企业有更多的动力和能力参与到产业升级的进程中。企业可以积极探索新的业务领域、开发新的产品和服务,推动产业的优化升级。例如,一些传统的小微企业可以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带来的机遇,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转型,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增强发展信心:
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政府出台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向小微企业传递了积极的支持信号,表明政府重视小微企业的发展,致力于为小微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这增强了小微企业经营者的信心,使他们更加坚定地投入到企业的发展中,积极应对市场挑战,制定长期的发展战略。
引导规范经营:为了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小微企业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如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符合一定的资产总额和从业人数标准等。这促使小微企业加强内部管理,规范经营行为,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财务透明度,有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