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避税是指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合理的规划和安排来降低税务负担的行为。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避税方法:
企业方面
利用税收优惠政策
行业优惠:例如,国家对高新技术企业给予税收优惠,企业所得税税率可减至 15%。企业可以加大研发投入,满足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条件,从而享受这一优惠政策。
地区优惠:一些特定地区,如经济特区、开发区等,可能会有税收减免、税收返还等优惠政策。企业可以考虑在这些地区注册或设立分支机构。
特定项目优惠:对于从事节能环保、资源综合利用等特定项目的企业,也有相应的税收优惠。比如,企业利用废弃物生产符合规定的产品,可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等优惠。
合理规划企业架构
成本费用扣除方面
合理列支成本:企业应确保所有与生产经营相关的成本都能合理列支。例如,企业采购原材料、设备等,要取得合法有效的发票,以便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进行扣除。
加速折旧:对于符合条件的固定资产,企业可以采用加速折旧的方法,如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等。这在前期可以多计提折旧,减少应纳税所得额,相当于获得了一笔无息贷款。
分摊费用:企业可以合理分摊一些共同费用,如总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等。例如,通过合理的分配方法将这些费用分摊到各个子公司或业务部门,增加成本扣除。
个人方面
利用专项附加扣除
子女教育扣除:纳税人的子女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的相关支出,按照每个子女每月 1000 元的标准定额扣除。家长可以保存好子女教育相关的费用凭证,在申报个人所得税时进行扣除。
继续教育扣除:纳税人在中国境内接受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的支出,在学历(学位)教育期间按照每月 400 月定额扣除。同一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的扣除期限不能超过 48 个月。个人如果参加职业资格考试培训等继续教育活动,要注意留存相关发票等证明材料。
大病医疗扣除:在一个纳税年度内,纳税人发生的与基本医保相关的医药费用支出,扣除医保报销后个人负担(指医保目录范围内的自付部分)累计超过 15000 元的部分,由纳税人在办理年度汇算清缴时,在 80000 元限额内据实扣除。
合理规划投资理财
购买国债:国债利息收入免征个人所得税。投资者可以将部分资金投资于国债,在获得稳定收益的同时避免缴纳利息税。
商业健康保险扣除:个人购买符合规定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的支出,允许在当年(月)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予以税前扣除,扣除限额为 2400 元 / 年(200 元 / 月)。
基金定投:通过长期的基金定投,可以利用基金分红等方式降低税务成本。例如,选择一些分红较为稳定的基金进行投资,根据税法规定,基金分红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
需要注意的是,避税与逃税是不同的概念。避税是合法的行为,而逃税则是违反法律规定,故意隐瞒或虚报收入、虚报扣除项目等行为。税务机关会对企业和个人的税务申报进行审核和监管,如果发现有逃税行为,将依法进行处罚。因此,在进行税务筹划时,一定要确保所有操作都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