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节资源配置:通过对不同产业、不同产品设置不同的税率以及税收优惠政策等,可以引导资源在不同部门、不同地区之间进行合理流动。例如,对高新技术产业给予税收优惠,可以鼓励资源向该领域投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对某些高污染、高耗能行业提高税率,可以限制其发展,从而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调节需求总量:税收政策可以影响社会总需求。在经济过热时,适当增加税收(如提高所得税税率),可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可支配收入,从而抑制消费和投资需求,缓解通货膨胀压力;在经济衰退时,采取减税措施(如降低增值税税率、增加税收减免等),可以刺激消费和投资,拉动经济增长。
调节经济结构:利用税收工具可以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比如,对农业、小微企业等薄弱环节给予税收减免或补贴,有助于扶持这些行业的发展,改善经济结构比例;对进出口贸易通过调整关税税率、出口退税政策等,可以调节内外需结构,促进国际收支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