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税种知识

税务是税收事务工作的简称,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2024-09-10 税种知识 7733 作者:税百科一黄主编
税务是税收事务工作的简称,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 广义的税务:泛指以国家政治权力为依据的税收,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全过程中的各项工作25。包括税收方针政策的研究、制定、宣传、贯彻、执行工作;税收法律制度的建立、调整、修订、改革、完善、宣传、解释、咨询、执行工作;税务机构的设置、领导分工,税务人员的配置、组织、教育、培训、监察等工作;税款的征收、减免、退补等工作;税务登记、纳税辅导、纳税鉴定、纳税申报、纳税检查、财务管理、发票管理和税收票证管理等工作;税务检察、违章处理、税务行政复议与诉讼等工作;税收计划、会计统计等工作;税务档案工作;国际税收谈判、国际税务关系协调、国际税收协定的签订与执行工作;税务科研、学会、刊物等工作以及其他税务相关工作。

  • 狭义的税务:一般指税收的征收与管理工作。


税务的范畴通常包括以下方面:


  1. 税法相关:税法是国家权力机关及其授权的行政机关制定的调整税收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核心内容是税收利益的分配。

  2. 税收本质: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或公共权力对社会产品进行分配的形式,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分配形式,具有非直接偿还性(无偿性)、强制义务性(强制性)、法定规范性(固定性)。

  3. 税收要素5

  • 纳税主体:又称纳税人,是指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社会组织和个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

  • 征税对象:又称征税客体,即税法规定对什么征税。

  • 税率:应纳税额与征税对象之间的比例,是计算应纳税额的尺度,有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全额累进与超额累进)和定额税率三种基本形式。

  • 纳税环节:商品在整个流转过程中按照税法规定应当缴纳税款的阶段。

  • 纳税期限:税法规定的纳税主体向税务机关缴纳税款的具体时间,分为按次与按期征收两种。

  • 纳税地点:缴纳税款的地方,一般是纳税人的住所地,也有规定在营业发生地。

  • 税收优惠:指税法对某些特定的纳税人或征税对象给予免除部分或全部纳税义务的规定,目的包括照顾性与鼓励性两种。

  • 税收种类:我国现行的税种较多,主要包括流转税(如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车辆购置税等)、所得税(如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资源税(如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等)、财产税(如房产税、城市房地产税等)、行为税(如印花税、屠宰税、车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等。


  • 税务工作对于国家和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调控经济运行、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手段,还具有监督经济活动、维护国家权益等作用


    tags:

    关于我们

    【税百科】作为中国成立较早、内容较全的税务内容百科平台,为用户提供中央及地方税收法律法规、税务稽查案例、税务问答、涉税裁判文书与税务培训文件,每天更新大量税务资讯!

    推荐阅读

    小编推荐

    联系我们